设计审查注意事项
发布时间:2025-09-10 08:40:58 浏览量:12
设计审查是确保项目质量、功能性和合规性的关键环节,涵盖产品设计、系统架构、用户体验等多个领域。以下是设计审查的核心注意事项,按不同维度分类整理,帮助系统性把控审查质量:
一、基础审查要点
-
需求匹配度
-
确认设计是否完整覆盖用户需求、业务目标及功能规格说明书。
-
检查是否存在过度设计(如未明确需求的功能)或设计遗漏(如关键场景未考虑)。
-
示例:用户需“快速搜索”,但设计未提供筛选功能或加载速度过慢。
-
合规性与标准
-
验证是否符合行业规范(如ISO、GDPR)、安全标准(如OWASP)及法律要求(如隐私政策)。
-
检查是否遵循企业内部设计规范(如UI组件库、代码风格指南)。
-
示例:医疗产品设计需符合HIPAA,金融产品需通过PCI DSS认证。
-
技术可行性
-
评估技术选型是否合理(如编程语言、框架、数据库)。
-
确认关键功能是否可实现(如高并发场景下的性能优化)。
-
示例:使用新兴技术需评估团队技术储备和长期维护成本。
二、用户体验(UX)审查
-
用户流程逻辑
-
检查任务流程是否简洁高效(如减少点击步骤、避免死循环)。
-
验证异常状态处理(如网络错误、输入错误时的提示与恢复机制)。
-
示例:电商结算流程是否支持修改地址、优惠券使用等中途操作。
-
界面一致性
-
确保视觉风格统一(如字体、颜色、间距)。
-
检查交互模式一致性(如按钮点击效果、加载动画)。
-
示例:不同页面返回按钮位置应一致,避免用户困惑。
-
可访问性(Accessibility)
-
验证是否支持辅助技术(如屏幕阅读器、高对比度模式)。
-
检查颜色对比度、字体大小是否符合WCAG标准。
-
示例:为色盲用户提供图标辅助,避免仅用颜色传递信息。

三、技术架构审查
-
模块化与扩展性
-
评估系统是否解耦(如微服务架构、分层设计)。
-
检查是否预留扩展接口(如API版本控制、插件机制)。
-
示例:用户量增长时,数据库能否通过分库分表横向扩展。
-
性能与稳定性
-
验证关键路径响应时间(如API调用、页面加载)。
-
检查容错机制(如熔断、降级、重试策略)。
-
示例:高并发场景下,系统是否通过缓存、限流避免崩溃。
-
数据安全
-
确认敏感数据加密(如传输层TLS、存储层AES)。
-
检查权限控制(如RBAC模型、最小权限原则)。
-
示例:用户密码需加盐哈希存储,禁止明文传输。
四、跨领域协作审查
-
依赖关系梳理
-
明确外部服务依赖(如第三方支付、地图API)及备用方案。
-
检查内部系统集成点(如数据同步、事件通知)。
-
示例:若依赖的API下线,是否有本地缓存或降级策略。
-
测试与部署可行性
-
验证测试用例覆盖度(如边界值、异常场景)。
-
检查部署流程(如蓝绿部署、回滚机制)。
-
示例:数据库迁移是否支持回滚,避免数据丢失。
-
文档完整性
-
确认设计文档包含架构图、接口定义、数据字典等。
-
检查是否提供开发指南和运维手册。
-
示例:API文档需明确参数类型、错误码及示例请求。
五、审查流程优化
-
多轮迭代审查
-
初审聚焦核心功能,复审细化体验与技术细节。
-
示例:第一轮确认架构可行性,第二轮优化交互细节。
-
工具辅助
-
使用静态代码分析工具(如SonarQube)检查代码质量。
-
通过原型工具(如Figma、Axure)模拟用户操作路径。
-
示例:自动化测试覆盖高频场景,减少人工回归成本。
-
风险预判与备选方案
-
识别潜在风险(如技术债务、供应链中断)。
-
制定应急计划(如技术选型变更时的迁移路径)。
-
示例:若某开源库停更,是否有替代方案或自研计划。
六、常见陷阱规避
-
过度依赖个人经验:需结合数据(如用户行为分析、性能基准测试)决策。
-
忽视非功能性需求:如安全性、可维护性常被低估,需专项审查。
-
沟通断层:确保设计、开发、测试团队对需求理解一致,避免信息孤岛。
通过系统性审查,可显著降低项目风险,提升交付质量。建议根据项目类型(如Web、移动端、IoT)调整审查重点,并持续迭代审查清单以适应技术发展。